發明專利 |
發明專利權就是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技術方案而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簡稱為發明專利。授予發明專利權一般有三個條件: ①新穎性。即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沒有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并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②創造性。即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③實用性。即該發明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 |
實用新型專利 |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同發明一樣,實用新型保護的也是一個技術方案。但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范圍較笮,它只保護有一定形狀或結構的新產品,不保護方法以及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注重實用性,其技術水平較發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數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改進性的技術發明,可以稱為小發明。 |
外觀設計專利 |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其中,形狀是指三維產品的造型,如電視機、小汽車的外形。圖案一般是指兩維的平面設計,如床單、地毯的圖案等。色彩可以是構成圖案的成分,也可以是構成形狀的部分。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于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征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
海外專利申請 |
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可以通過《巴黎公約》(12個月)要求國內優先權的途徑進入所有加入公約國家,向各國專利局以當地語言遞交申請并接受相應的審查,以獲得各國專利權。同時,也可以根據WTO條約約定向所有WTO成員國國家直接遞交專利申請。 |
專利加快審查 |
加快審查包括對于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審查進程,以最大限度縮短取得專利局審查意見或相應的授權意見的時間。 |
內檔查詢及證明辦理 |
對于已公開和已授權的專利申請文件,我司可提供查閱專利檔案文件或者辦理相應的副本以及證明文件服務,以便于了解專利的更多細節內容,為專利侵權訴訟、無效審查程序提供關鍵信息。 |
植物新品種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國務院農業、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負責植物新品種權申請的受理和審查并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植物新品種授予植物新品種權。 |
專利無效 |
專利無效指對于已授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任何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及單位都有權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通過書面審核以及口頭審理,最終作出判定專利權有效、部分無效、全部無效的行政決定的過程。 |
專利復審 |
專利復審指對于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進行初步審查或實質審查(僅針對發明專利申請)過程中,對專利申請發出駁回決定的情況下,申請人可通過向專利復審委員會遞交復審請求,由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原駁回決定進行審核,并作出維持原駁回決定或撤銷原駁回決定的決定。一般僅為書面審理,也可根據有關當事人之請求進行口頭審理。 |
專利許可合同備案 |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工作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了切實保護專利權,規范交易行為,促進專利實施而對專利實施許可進行管理的一種行政手段。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五條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第十八號局長令,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的當事人應當在合同生效日起3個月內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或地方知識產權局辦理備案。對備案審查合格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國家知識產權局或地方知識產權局將給予備案合格通知書及備案號、備案日期,并將通知書送交當事人。 |
專利轉讓 |
專利轉讓是大部分實際投入市場的專利所必然遇到的情況,及時有效的完成專利轉讓手續是所有專利權人必然面對的問題之一。除常規的轉讓手續辦理服務外,為保障專利轉讓的順利進行,我司還提供專利轉讓方案策劃、轉讓合同起草、涉外專利轉讓配套的技術進出口登記等服務。 |
專利年費管理 |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授權及發出專利證書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專利,應當于授權后每年的申請日前繳納相應專利年費,逾期未繳納的,將需要繳納滯納金。滯納期為6個月,超出滯納期仍未繳納年費的,專利權自應當繳納年費之日起終止。 |
專利年費代繳 |
我司流程管理部提供各類專利官方費用代繳服務,通過我司嚴格的管理制度,確??蛻羲械睦U費均能及時準確的完成,避免應繳費不及時而造成失權。 |
PCT申請:
目前中國的申請人申請多個國家的專利有兩種途徑:
一、傳統的巴黎公約途徑:若想獲得多個國家的專利,申請人應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向多個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并繳納相應的費用。利用這種途徑,申請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文件和籌集費用。
二、PCT途徑: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直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一份用中文或英文撰寫的申請,一旦確定了國際申請日,則該申請在PCT的所有成員國自國際申請日起具有正規國家申請的效力。申請人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向欲獲得專利的多個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的譯文,并繳納相應的費用。
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簡稱PCT)簽訂于1970年,并于1978年生效。我國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成為PCT的正式成員國。同時中國專利局也成為PCT國際受理局、國際檢察局、國際初審局。
PCT申請分為二個階段:PCT國際階段和PCT國內階段。在國際階段,申請人有兩次修改機會:
一、依據《專利合作條約》19條的修改 申請人收到國際檢索報告后,在規定的期限內可對權利要求書向國際局提出修改。修改期限是自傳送國際檢索報告之日起兩個月內或自優先權日起十六個月內,以后屆滿的期限為準。
注意:如果國際檢索單位按照條約17(2)作出不制定檢索報告的宣布,則不允許進行按照條約19條的修改。
二、 依據《專利合作條約》34條的修改 即啟動初步審查程序后可進行的修改。申請人可在規定的期限內對說明書、權利要求書、附圖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修改,修改期限是啟動初步審查程序后(包括提交國際初步審查要求書的同時)至審查員擬定國際初步審查報告之前。
生物保藏:
對于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請,申請人除應當使申請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外,還應當辦理下列手續:
(1)在申請日前或者最遲在申請日(有優先權的,指優先權日),將該生物材料樣品提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可的生物保藏單位保藏。
(2)在請求書和說明書中注明保藏該生物材料樣品的單位名稱、地址、保藏日期和編號,以及該生物材料的分類命名(注明拉丁文名稱)。
(3)在申請文件中提供有關生物材料特征的資料。
(4)自申請日起四個月內提交保藏單位出具的保藏證明和存活證明。
典型客戶
/CUSTOMERS









































